學術交流
10月31日,應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邀請,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 Japan)上級研究員雷興林博士來訪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并做了題為《長寧及其附近地區與日俱增的地震活動的地震學問題》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武漢巖土所李琦研究員主持。
學術報告中,雷興林研究員首先對地震的類別和基本定義,關于地震的基本理論進行了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說明。隨后對注水誘發斷層活化的三個必要條件進行了討論,研究認為偏應力和斷層產狀決定斷層能否活化,而摩擦本構關系決定斷層活化后如何運動。斷層活化后緩慢運動即斷層蠕滑不會對生產生活帶來影響。而斷層快速運動產生的地震會造成地震破壞及斷層泄漏等危害。最后,雷興林研究員對四川盆地一系列地震活動實例進行了聚類分析,對盆地內部地震活動特征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建議,認為把握應力場,斷層和巖石力學性質,強化監測是應對注水誘發斷層活化的有效手段。此次報告豐富精彩,讓師生們對注水誘發斷層活化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報告過程中,雷興林研究員與參會的研究所師生和中國地震局地震研究所研究人員進行了熱情互動,風趣地解答現場提問,學術交流氛圍十分濃厚。
雷興林研究員是中國科學院海外評審專家,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獲得者,一直熱心于巖土所青年人才的聯合培養和學術交流,已經與李琦研究員團隊聯合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10余篇。雷興林研究員,1983 年畢業于武漢地質學院地震地質專業,1987 年獲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地球物理學碩士學位,1990 年獲同所大地構造物理學博士學位?,F為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究員,主要從事地震學及地質力學跨學科/多尺度/多方法綜合研究。已發表近 100篇SCI論文。近年來,重點探討注水誘發斷層活化和地震地質問題,綜合室內實驗/地震活動性分析/全耦合數值模擬探討斷層活化征兆及誘發地震的特征和發生條件,為安全有效進行地下注水活動提供科學認識。
交流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