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交流
6月29-30日,由中科院武漢物數所高克林研究員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精度原子光鐘”項目召開中期總結會議。項目責任專家陸衛研究員,項目專家葉朝輝院士、李天初院士、羅俊院士、盧征天教授、尤力教授、丁大軍教授、詹明生研究員、高克林研究員,科技部吳根處長、王東洋主管,中科院賀鵬主管,武漢物數所柳曉軍副所長等領導專家應邀出席會議。各課題負責人、課題骨干、部分研究人員和研究生參加了會議。
項目旨在解決在高精度時頻體系方面制約我國科技發展的若干“瓶頸”問題,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方法、新技術,實現高精度的囚禁離子光鐘和光晶格原子光鐘,獲得高精度光學頻率比值,實現可“搬運”光鐘和光鐘初步應用。通過若干實驗平臺的搭建,造就一支在量子測量與調控,特別是原子頻標方面具有國際影響的研究隊伍,推動相關精密實驗技術自主研發,為我國建立處于世界前列的原子光頻標打好物理基礎并實現技術攻關,為國家時頻系統提供重要應用服務,并以此推動我國精密測量物理的研究。
此次項目總結會議由陸衛研究員主持。會上,柳曉軍副所長、吳根處長和賀鵬主管對各位專家的蒞臨指導表示感謝,葉朝輝院士對各課題提出了殷切的希望。
隨后,各課題負責人和課題骨干就囚禁離子光鐘、光晶格原子光鐘、高精度頻率比值測量技術和可搬運光鐘及光鐘測量應用在兩年來的工作進展進行了詳細匯報。
在認真聽取了各負責人報告后,與會專家進行了熱烈討論,提出了諸多指導性和建設性意見。與會專家表示,兩年來項目進展順利,完成了既定目標,取得了較好的研究成果。希望四個課題緊密聯系在一起,圍繞主要科學目標,針對關鍵物理問題和相關技術開展聯合攻關研究,為項目最終目標的完成打下堅實的基礎。
該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加強研究所與國內同行在相關領域的合作,提升我國在高精度原子光鐘領域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會議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