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動態
在水生所抗疫一線,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同是退役軍人,同為物業工作人員,同是管理部門與物業黨支部的黨員。妻子葉崢每日忙著學生公寓安全、幫助留守學生解決生活問題、張羅團購分發物資;丈夫吳杰忙著園區和家屬區的維修、水電搶修和各類突發事件的處理。他們的工作也會有交集,比如一起為離退休老同志送去生活物資。他們這一忙,就是2個月。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大義和大愛,深深感動著我們。3月18日恰逢他們的結婚紀念日,忙完一天的防疫工作后,他們多炒了一個家常菜以示紀念,并寫下這篇手記,深情記錄下這段特殊而難忘的日子。
我和愛人吳杰是水生所一對普通的雙職工。水生所是我們的工作單位,也是我們的家園。
從武漢封城那一刻起,平時看來普通的物業崗位,在此時此刻變得比平日更重要,任務也更加多元。病毒來勢兇猛,大家都有對未知的恐懼。我們當即決定,把孩子托付給外婆,我和愛人吳杰可以心無旁騖的投入到抗疫工作中,沒有后顧之憂。這是我們的責任!
吳杰和我都是退役軍人,雖退役,軍人的血性不能退,“若有戰,召必回”是我們的信念。疫情就是戰情,勇往直前是我們的本能。那句可能有些“老氣”的口號“革命軍人是塊磚,哪里需要哪里搬”,其實是我們牢記的使命。身為黨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我們的信仰,我們應該站在守家護土的第一線!
疫情爆發初期,我們的工作量和心里負荷也都是最大的。封城封街道后,物資供應還沒有完全協調順暢。本就緊張的情緒,一旦遇到生活物資短缺,更容易引起焦慮。因此,初期我們的工作側重點在學生公寓管理和生活物資采購。為水生所職工、留所學生和社區居民提供充足的物資保障,減少他們外出的風險。
我們在原有工作巡查制度下,增加了公寓樓巡查的頻次,詳細登記學生充電使用記錄,提醒學生及時充值水電以保證正常使用及用電安全。同時,做好預案,討論好如何具體保障工作區、家屬區及學生公寓的突發小型維修的細節,一切做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
服務到戶,服務到人。經統計,公寓內因疫情不能歸家的學生共有24名。這些時間軸,深深的刻畫在我的腦海里。
1月24日,我們根據春節離所學生登記表統計留守學生。
1月26日,集中為留守學生充值水電。吳杰逐間檢查留守學生水電表情況,溫馨提醒用電安全的同時,更要向他們傳遞,我們會一直在這里守護。減少學生的焦慮不安,給他們堅持做好自我隔離的信心。特別是回所的兩名博士后,需要單獨隔離14天,除了做好解釋工作,我們主動留下電話,方便他們遇事隨時聯系我們。在對園區巡查中,收到學生反應有咳嗽癥狀,將其換至單人間隔離處理。
1月28日,和研究生部查梅老師,物業經理吳珺和副經理肖運潛一起對留守學生進行確認,測量體溫。
1月29日,和吳珺一起制定留守學生簽到表,每天對所有學生進出進行體溫測量登記。
1月31日,和研究生部查梅老師,吳珺、肖運潛一起與留守學生簽訂安全承諾書,并在所有留守學生房間門口配備消防設備。
2月1日起,武房小店開始每天對水生所供應蔬菜。初期由于他們的人手也短缺,送來的菜都是大包裝的,肖運潛借來一桿秤,我們和吳珺一起按照訂單逐一稱重分揀打包。所內住戶、學生們也都非常理解特殊時期的工作壓力,比平日的感謝更多了一分。這一段細碎平常的工作,后來被湖北電視臺現場采訪,讓我們更加覺得,我們的每一分努力,都在向大家傳遞抗疫的信心,有意義且值得。
2月4日和9日,分別聯系社區提供愛心車輛為學生提供幫助。
2月10日及3月4日,受學生委托給房間內飼養的小烏龜加水喂食。
2月12日,和吳珺一起受研究生部委托為學生采購配送慰問物資。
2月15日,和肖運潛一起園區巡查,檢查并關好各科室窗戶。
2月16日,和吳珺一起受學科組委托進實驗室給設備加水。和吳珺、韓葉飛、陳純杰、吳杰一起去水生所月湖橋船隊慰問及進行供電搶修。
2月19日由于管控升級,和吳珺一起開始每三天一次為留守學生進行團購生活物資。
2月20日,受居民委托和韓葉飛一起關閉居民家中空調,斷電。捐贈護目鏡交由陳純杰入庫。和吳珺一起購買研究所慰問保安的物品并發放到每一位保安手里。
2月21日和23日,和吳珺一起前往官橋基地發放研究所和物業公司慰問物品及防護用品。
2月26日,為學生及部分年長所職工,逐家逐戶分發由資產條件處副處長祁偉爭取來的愛心蔬菜。
2月27日,有學生反映感冒,告知其隔離并和吳珺一起聯系社區為其購買藥品。
2月29日,處理臺站流浪貓并全面消毒。
3月1和3月2日,受學生委托為其寄電腦。
3月3日和3月7日,協助搬運所捐贈物品入庫。
3月10日,吳杰作為研究所第二批社區下沉志愿者,離家下沉到青山社區。就在當天傍晚,我接到社區居民求助電話,和吳珺、資產條件處陳純杰一起緊急幫助這位中風患者順利就醫。
3月17日,水生所綜合樓供水管突然破裂,在祁偉副處長帶領下,吳杰和肖運潛、陳純杰等緊急搶修。這只是吳杰搶修工作的一個日常片段,初略算來,疫情期間吳杰共維修學生公寓6次,園區1次,社區居民家1次。關門關窗、斷電、維修……這是我們的工作本無特別之處,但是在這特殊時期,我們又是那群“敢沖在一線”的人。
疫情過去,我們還是平凡的物業人,仍會守好我們的每一份職責,那些瑣碎的工作,恰是讓我們在城市按下暫停鍵之后,保持小家正常運作的必須環節。
最后,要特別感謝我們所的志愿者團隊,在他們的加入和支持下,我們所的抗疫工作更加堅實有力,也讓我們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一起,抗“疫”之戰我們一定能取得勝利。我們,也將繼續努力堅持保衛我們的家園!
葉錚 吳杰 寫于庚子之春東湖水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