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傳播
聽說江里有頭“豬”?——“全民愛豚月”系列科普活動首站落幕
6月12日下午,“全民愛豚月”系列科普活動首站在武漢綠地繽紛城落幕。本次活動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以下簡稱水生所)、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與知乎武漢聯合舉辦?;顒右浴奥犝f江里有頭豬”為主題,旨在通過多元有趣的親子類體驗式展覽,來促進廣大市民對江豚這一瀕危物種的認識,倡導社會各界對珍稀物種的關注和保護。
基金會項目專員鄧曉君圍繞著“長江江豚媽媽和寶寶的故事”,向現場的活動參與者們分享了長江江豚的生活習性以及江豚孕育寶寶的故事。由于人類活動持續干擾導致江豚生存環境堪憂,目前科學家已通過自然保護、遷地保護和人工繁育研究等手段拯救長江江豚。娓娓道來的故事,深入淺出的專業講解,令孩子和家長們沉浸其中。在分享的最后,鄧曉君呼吁,我們每個人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參與江豚保護,同時去動員更多的市民參與江豚保護。她的呼吁得到現場參與者們的積極響應。
6月5日,水生所與基金會聯合武漢市農業農村局、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等單位共同啟動了“全民愛豚月—助力江豚重返武漢”活動。此次科普活動是“全民愛豚月”系列科普活動首站,以青少年及其家長為主要參與對象,現場設有趣味互動、知識問答、主題講座等活動專區。
在水生所的建議和推動下,武漢市人民政府 2020 年 10 月發布了《推進長江江豚重返武漢城區江段工作實施方案》,提出了“十大舉措”以推進江豚重返武漢城區江段,希望借助長江江豚自然種群的回歸,促進武漢市長江整體生態環境的改善,使武漢成為一座經濟繁榮、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的現代化新城。
武漢白鱀豚保護基金會作為中國第一個以水生動物為保護對象的基金會,自成立以來一直在長江淡水豚類宣傳保護和研究工作中不懈地耕耘,為促進江豚種群延續與長江生物多樣性保護做出了貢獻。
作為本次活動的聯合主辦方之一,知乎則充分發揮了其作為中文互聯網最大的知識問答社區平臺的價值?;顒宇A熱期,知乎武漢邀請專業人員、科普作家、及來自各行各業關心關注動物保護的志愿者們,在線累計輸出百余條與江豚有關的科普問答,為線下活動的成功舉辦打下堅實的基礎,形成“線上促線下”的聯動格局。
在“全民愛豚月”期間,知乎武漢還將與水生所、基金會繼續聯合打造以江豚為主題的快閃展、科普講座、作品展、江豚留聲機等形式多樣的活動,希望將江豚保護的種子播撒在江城少年和更多市民的心中,讓保護江豚成為一場全民接力的事業,讓“長江里的微笑”得以代代傳遞。
小觀眾們踴躍答題
趣味互動
參與活動的小觀眾們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