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傳播
武漢文獻情報中心舉辦“荒野求生”主題青少年啟智活動
9月15日,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舉辦2018年第5期青少年啟智活動,本期主題為“荒野求生”,科普講座和動手實操,講述荒野求生小常識。本期活動吸引了小洪山園區、周邊社區和學校的眾多青少年朋友和家長參加。
活動主講人邱天為青少年朋友們講述了野外求生的四大要素:水、火、庇護所和方向。首先,他介紹了如何用聽、聞、觀察天氣變化、地形地質和動物昆蟲活動等方法來尋找水源,并帶領大家利用活性炭、石英砂等多種材料和工具,現場進行污水過濾的試驗,按照由粗顆粒到細顆粒的過濾順序,成功的將污水進行了初步處理。野外環境中,很可能無法對水進行徹底地過濾,那么我們就需要用高溫對水進行殺毒,如何在野外環境下獲得“火”來燒水呢?邱天又帶領青少年們移步到戶外,進行鉆木取火和鎂棒打火試驗,青少年們親自動手參與互動,進行鉆木取火試驗,快速轉動鉆桿后不久,大家聞到焦糊的氣味,但要摩擦出火花,需要高速轉動鉆桿至少3-4分鐘才能實現。試驗表明,古人發明的鉆木取火費事費力,那我們現代有什么更方便的取火方法呢?隨即,邱天用鎂棒和金屬片做了一個小試驗,金屬片用力刮擦鎂棒,才刮擦幾下就生出火花,點燃了干枯的棕櫚樹棕皮,成功地取得了火種,大家開心地笑了?;顒幼詈?,邱天還介紹了在野外尋找庇護所的一個重要原則——不要找向下延伸的山洞,因為往往向下延伸的山洞氧氣不足,且生物常集聚于此。他還分享了利用手表和太陽辨別方向的小妙招——在24小時進制下,將時間減半,時針方向對著太陽,12點指著的就是北方。通過此次活動,青少年朋友們掌握了一定的野外生存知識,收獲頗豐。
還想知道什么有趣又有用的小知識嗎?盡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文獻情報中心系列科普活動。武漢文獻情報中心創辦“科學大講堂”、“全民讀書會”、“青少年啟智”三大系列特色科普活動,激發閱讀興趣,啟蒙科學思想,提高科學素質,吸引了眾多社會公眾爭前恐后地報名參加。
活動現場
鉆木取火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