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學傳播

科學傳播

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正式公布

發表日期:2018-07-26鯨類保護生物學學科組來源:水生生物研究所放大 縮小

  724日,中國農業農村部正式發布了2017年長江江豚生態科學考察結果。結果顯示:2017年長江江豚種群數量約為1012頭,其中長江干流445頭(2012505頭),與2012年相比略有減少但無顯著性變化;洞庭湖110頭(201290頭),相較2012年略有增長;鄱陽湖457頭(2012450頭),維持相對穩定;從江豚的分布來看,整體分布模式保持不變,干流種群向更好的棲息地集中??傮w來看,長江江豚種群數量迅速下降的趨勢得到遏制令人振奮,但種群數量極度瀕危的現狀沒有改變,保護形勢依然嚴峻。 

  本次考察是在農業農村部長江流域漁政監督管理辦公室領導下,在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管理下,由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具體組織實施。國內主要豚類研究機構、長江中下游各豚類自然保護區管理部門、漁政管理部門、相關公益環保組織和志愿者參與了本次考察。長江航務局、長江海事局、長江公安協助提供了考察全程科考船舶??康姆奖愫秃笄谥С???疾煊?span style="font-size: 12pt; line-height: 150%">20171110日至1231日實施,覆蓋了宜昌至上海的1669km的長江干流及兩個通江湖泊(洞庭湖和鄱陽湖)。本次考察是繼2006年、2012年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主持的長江淡水豚考察之后的再次全范圍科考,對于長江江豚乃至整個長江生態系統的保護具有重大的意義。 

  本次考察除調查長江江豚的數量和分布外,還進行了棲息地環境質量調查,具體包括洲灘發育、岸帶環境、水質、航運、水工建設和漁業捕撈以及水下噪聲等環境因素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長江江豚主要的棲息地水環境質量尚可,不會影響種群的長期生存。鄱陽湖的棲息地質量相對最好,洞庭湖次之,干流相對較差。干流長江江豚喜好自然坡岸和沿岸坡度平緩的水域,但是這些重要的棲息地正遭受破壞,岸帶棲息地質量整體較差。特別是非法漁業活動和繁忙的航運對長江江豚造成較大生存壓力。

    根據本次考察結果,水生所提出了加強長江江豚保護的具體建議:一是加強水生生境的恢復和保護;二是加強保護區管理建設,推動相關保護區升級和建立新的長江江豚保護區;三是實施長江江豚遷地保護和遷地個體的自然野化釋放;四是建立傷亡長江江豚救護及收集系統和實施備案制度;五是建設實時水下聲場監測和預警網絡;六是鼓勵支持社會化參與長江江豚保護工作。

  
  
  
附件:
99精品综合加勒比在线观|久久精品夜色国产亚洲A|久久国产精品免费一区|中国精品18VIDEOSEX性